德阳中学欢迎您!  今天:

润物细“有”声 ——读《新教育改革》

时间:2017-09-08 10:52来源:未知 作者:冯丹 点击:
昨日夜雨,一晚心绪颇不宁静,似因这风雨,更因读了朱永新教授的《新教育改革》。杜甫曾写道春雨润物细无声,那我觉得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便似这昨夜丰沛的夏雨,不仅润泽学生还滋养教师,而且这理念更似这有力的夏雨,要求教育要有声,敢于发声。看过这本书,让我开始思考身为年轻教师,是时候开始改变自己,跟上新教育的步伐了。
   回想教书的这些年,走过了初上讲台时的战战兢兢,慢慢的从教育“新鲜人”变成了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后,发现了自己的瓶颈。到底用什么方式教书?到底教学生什么?虽然在课堂教学上不时会寻找一些方法来增添学生的兴趣,但自己却开始渐渐疑惑起来——语文课堂教学真的只需要从课本出发再拓展吗?能不能有方式兼顾高考和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?虽然疑惑颇多,但读了许多语文教育方面的文章仍不能释惑,大多数文章都是从文本研读展开而已,可谓有标却无本。直到在今夏,读到了朱永新教授的《新教育改革》,顿时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惭愧感,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语文教育,原来可以这样!
润泽学生,让学生真正提升素养,语文教育应该从细处入手。读到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的教育方式,我触动非常大。她从事小学教育,但她的学生小学六年每个学生会读500左右书籍。从一二年级读绘本到三四年级读名著,再到五六年级读经典,她班上的学生没有因为阅读耽搁学业,反而小升初有三分之一学生语文数学双科满分!这是怎样做到的?大家都认为高中生有高考压力所以阅读难以有效展开,但小学生识字程度,认知理解程度都不深却能有这样的成绩,这难道不更震撼人心吗?细细读了常老师的做法后,我仍觉不解,又买了她的专著来读,才发现新教育的其中一点原则可谓“细”。这个细,是细心,但不仅仅是细心二字而已。她在班上每位同学过生日时都会在全班提出给学生唱生日歌的倡议,而且会自己写一首意蕴深厚的诗送给过生日的学生;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的日子和重要的节日,常老师都会回归到传统诗歌中,让学生通过诗歌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;常老师建立家校共读,家长也参与阅读,写读书心得的活动,让学生有更好的氛围和老师家长能够交流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......这个细 ,可谓是事无巨细了。读到这里,我放下书本来反思自己,不禁汗颜。
其实高中学生也可以阅读,他们可以不只因为考大学而读,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读。可惜,在高中阶段,作为教师的我们却画地为牢,不敢越雷池半步,迎合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在教书。原来,我们只要做到细致,从生活中引入语文,从学生日常相关的地方触发语文学习,我相信他们的素养会很快提升。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想到此,对即将来到的下学期我竟然有些期待了。我在思考,我是不是也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上更细一点,或者叫更务实一点呢?给每个单元定一个主题,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,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本学习中来。
高一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学现当代诗歌,可以先不讲文本,从要学生自己创作“情诗”入手——写有情之诗。然后再开始学习具体诗歌, 学《沁园春.长沙》,不仅了解了毛主席高远的志向伟大的情怀,还学习毛主席写写景诗的层次手法,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诗,看能不能写得更有技巧;学《雨巷》,让学生学会更朦胧的表达诗歌情感,诗歌可以赋但更可以兴,让学生看自己的诗有些表达能不能更委婉;学《再别康桥》,让学生能不能把诗歌三美运用在自己的诗歌中......最后这个单元学完把学生反复修改的诗歌收集成册,印成班级诗册(淘宝上可以印书,也不贵)。
第二单元学古文,拟定一个主题——何为英雄?在我看来几篇选文都是不同的英雄。在开始讲课文之前,先来让学生分小组,以制作PPT形式呈现他们小组认为的英雄是怎样的,为什么把他定义为英雄,让学生明确自己心中对这个形象的定义在来学习。接下来再来学习文本,每篇文章结束后都会回到这个单元的主题上,他和你心目中的英雄差别在哪里?你认为他是英雄吗?学完这个单元在进行总结,学会让学生用更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,还可以比较英雄和偶像的差别,让学生真正思考价值观上的问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o be continue...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月12日凌晨
(作者:冯丹   发布:唐俊名师工作室   修改:唐俊名师工作室)
0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阅读:
名师工作室
最新文章
本周热门